合肥宇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鑫宇日傳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幾天前,在采訪通力減速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項建忠的一個多小時時間里,他接了3個電話,第一個電話是四川的銷售人員打來的,告訴他目前那邊銷售情況不錯;第二個電話是樓下辦公室打來的,說上海的客戶來了,來談明年的有關合作事宜;第三個電話是另一家企業的老總打來的,詢問他現在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項建忠笑瞇瞇地說:“還可以還可以!”
今年1至10月份,“通力”的銷售額和上繳稅收同比均增30%以上,在眼下這樣的大環境下,這是真的“可以”了。詢問“通力”在如此強大的金融風暴中巋然不倒的原因,項建忠干脆地說了兩字:“創新!”
這幾年,“通力”就是在發展中不斷創新、揚棄,在創新中創造新的發展高地。
淘汰與升級
“去年下半年,淘汰了兩個系列的300多個傳動比。”項建忠說。
“MB”、“W”系列產品,曾是“通力”的主打產品之一,近10年伴隨著“通力”的成長。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類產品已經處于劣勢,不僅占用資源比較多,庫存量大,而且不是國家重點鼓勵行業的配套產品。所以,“通力”將這些產品全部淘汰掉。
低端的產品被淘汰之后,必須有新的產品替代,不然就出現空檔。“做大中端”就是項建忠的一個對策。
“TS”、“TR”、“TF”、“TK”四大系列產品在市場上仍有較大的競爭力,但在設計方面存在缺陷,項建忠組織科技人員,以新的模塊化設計理念,更新產品。結果四大系列3000多個傳動比,在原來的基礎上全部升級,產品性能更穩定,外形設計既有歷史元素,又具現代感,在市場上更受客戶歡迎。
今年以來,該系列產品銷售額比去年增長了20%,填補了淘汰低端產品后產生的空白。
低端與高端
“今年30%的增長,全部由高端產品完成。”項建忠說。
“擴大高端”,是“通力”致力的方向。目前,高端產品在“通力”的比例越來越高,已占60%;中端產品占40%,低端產品全部被淘汰。“TH”、“TB”、“TP”系列減速機主要用于港口起重、高速鐵路、冶金礦山、發電設備等工程機械配套產品,產品制造難度大,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好,“通力”這幾年雖然也生產該產品,但存在質量缺陷,業績平平。去年,企業根據市場反應,投入資金1500萬元,組織技術人員對該系列減速機的行星架承載能力和降低噪音進行技術改造。經改進的減速機的技術性能與國外同等減速機的性能水平相當,投放市場后廣受客戶歡迎。
項建忠算了一筆賬,讓我們明白了高端產品的效益:同樣一噸重的機械產品,低端產品的價格可能只有2萬元,中端產品可達4萬元,而高端產品高達6萬元。也就是說,幾乎同樣的成本,利潤卻成倍增長。
50家與2家
“投資2億元開發的兆瓦級風力發電增速齒輪箱,將成為明年新的經濟增長點。”項建忠說。
近幾年,以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批有實力的企業相繼開發風力發電機組成套設備,“通力”無法生產這類大型設備,但項建忠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機會:國內生產風電的主機廠有50來家,生產兆瓦級風力發電增速齒輪箱的只有2家!
機會重在把握,“通力”在減速機領域發展最順暢的時候,將重點轉向風力發電增速齒輪箱。2007年初,“通力”與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合作開發兆瓦級風力發電增速齒輪箱。該項目是目前齒輪領域最高端的產品,具有高精度,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為滿足高精度技術和工藝要求,“通力”投資2億多元進行技術改造。
上月底,項建忠參加了第四屆全球風能展覽會,帶去的樣機吸引了眾多客商的眼球。目前,該企業在瑞安經濟開發區飛云新區占地50畝的兆瓦級風力發電齒輪箱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計劃明年第一季度調試設備,第二季度將批量生產。
據了解,該齒輪箱每噸價格達8至10萬元。
5%與40%
“目前不少企業還在低端產品中搏殺,產品附加值低,缺乏競爭力。不創新,就意味著滅亡!”項建忠說。
近10年來,國內減速機企業達幾百家,激烈的市場競爭把利潤壓縮得所剩無幾。10年前,“通力”將生產重心轉向新型齒輪減速機的研發、制造、銷售,以高強度的技術改造投入和創新提升產品檔次和層次。近年來,“通力”先后承擔國家級火炬計劃2項、國家級星火計劃3項、省級科技項目6項、市級科技項目10多項。
據了解,“通力”每年新產品研發投入資金均在銷售額的5%左右,而這5%換來的是連續5年40%以上的產值增長速度。